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不再是奢侈品行業的理想國度。中國政府的反腐政策讓奢侈品生產商的營業額大幅下滑。
  據德國《商報》10月15日報道,自反腐運動開始以來,官員的受賄行為遭到嚴厲懲罰,普拉達和博柏利等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銷售就開始走下坡路。
  美國貝恩公司和意大利高檔商品生產商聯合會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表明,所謂的個人奢侈品——從勞力士手錶到阿瑪尼西裝再到法拉利跑車——今年在中國將出現多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該調查預計,今年中國的奢侈品銷量將下降1%。
  “銷量下降並不令我吃驚,”貝恩公司合伙人、報告的主要作者克勞迪婭·達爾皮齊奧說,“或許這完全是健康的。現在我們看到了誰才是真正的消費者,以及他們的行為特點。由昂貴禮品帶來的旺盛消費已經結束了。”
  但中國人仍是奢侈品公司的大客戶。根據瑞士環球藍聯公司對非歐盟國家游客在歐洲購物退稅情況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人購買奢侈品的退稅占退稅總量的27%。這令他們遠遠超過俄羅斯人而占據首位。
  “中國人在國外的奢侈品支出比在國內多兩倍,”達爾皮齊奧說。這位奢侈品專家要求企業徹底轉變思維。她說:“分析產品在哪裡被購買不再有意義。其實我們應該問是誰在購買它們。”
  她提到了一個困境:“如果一位客戶在中國看到了產品,然後在歐洲購買,銷售功勞是誰的?是把產品在中國宣傳得有吸引力的人,還是在意大利米蘭的時裝店賣掉它們的人?”
  因此,每平方米的銷售業績等傳統標準日益失去重要性。時裝店作為展覽櫥窗可能仍有意義,即便它們不再賣出很多產品。
  該報告觀察到中國人也像其他所有飽和市場的顧客那樣出現了“降級消費”:消費者把購買目標由昂貴的頂級品牌轉為較為便宜的名牌。這對擁有阿瑪尼、範思哲和普拉達等高端品牌的意大利人來說不是好消息。擁有邁克高仕等品牌的美國人的情況則要好很多。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古馳在華一家旗艦店。新華社資料圖 記者梁旭攝
  【延伸閱讀】日媒:反腐海外購物致中國奢侈品市場首現負增長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道 日媒稱,中國奢侈品銷售的市場規模將出現進入21世紀以來的首次萎縮。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0月16日報道,美國大型咨詢公司貝恩咨詢和意大利高檔品牌行業團體——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10月15日發佈的“全球奢侈品市場調查”顯示,2014年中國大陸的奢侈品市場規模預計為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78億元),比上年下降2%。自2000年啟動調查以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報道認為,除了“節儉令”導致人們的禮品消費減少之外,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萎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者開始在關稅和增值稅等更低的海外購物。例如在中國網站標價2.9萬元的英國巴寶莉(Burberry)風衣在日本僅售3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萬元),而在法國則為2395歐元(約合人民幣1.88萬元)。
  (2014-10-16 09:20:00)
  【延伸閱讀】外媒:官員消費幾乎為零 中國大閘蟹感受反腐壓力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的大閘蟹產業成為繼高檔酒和豪華汽車之後,共產黨當局兩年來的反腐行動的又一受害者,因為政府官員們已經不再消費這種價格昂貴的螃蟹。
  據法新社10月15日報道,每年秋天,大閘蟹的上市都備受期待。但由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2012年年底上臺後開展的反腐和節約行動勢頭不減,這種螃蟹金黃色的蟹黃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光澤。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但反腐行動對很多產業造成了意外影響,拖累了消費。
  美國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預測,受“管理更嚴格”和“消費方式轉變”的影響,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今年將減少2%。
  螃蟹和昂貴的白酒等已從宴席菜單中消失,用奢侈品送禮(主要用於行賄或非法洗錢)的人也大大減少。
  中國漁業協會下屬河蟹分會副會長楊維龍說:“政府官員(的大閘蟹)消費幾乎減少為零。”
  他說,在中國的一些地區大閘蟹的零售價降了四成,目前的平均價格為每斤120元左右。
  官員的需求曾推動螃蟹價格連續10年上漲,但現在,商家只能寄希望於個人顧客。
  整個華東地區都養殖這種螃蟹,但質量最好的來自上海附近的陽澄湖。
  楊維龍說:“大型銷售商最好調整價格以迎合普通消費者,否則他們會像茅臺公司一樣遭受重創。”
  貴州茅臺公司是中國高級白酒市場的龍頭,該公司今年8月曾表示:“白酒行業供大於求。面臨複雜的環境,整個白酒行業將繼續深度調整。”
  奢侈品製造商正在順應環境,把目標瞄準富裕的個人。
  以生產手提包和絲巾著稱的法國愛馬仕公司,最近在中國的商業中心上海市開設了旗艦店“愛馬仕之家”,這是該公司在全世界設立的第5家類似的旗艦店。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克塞爾·杜馬說:“送禮的可能少了,但還有很多人是買來自用的。”
  管理人士說,反腐運動不知何時剎車,這給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
  很多公司希望這場運動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但不管怎樣,中國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而重要的市場。
  據中國共產黨的黨報《人民日報》上周報道,已有超過11.4萬輛超標超配公車被清理。
  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中國最早將於2016年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豪華汽車消費市場。
  但今年,成百上千的螃蟹養殖戶和經銷商將遭受損失。經營一家螃蟹公司的王志強(音)說:“陽澄湖大閘蟹主要是送禮用,因此公款消費受限給銷量帶來了致命打擊。”
  他說:“如果反腐運動繼續進行,所有人都會減少生產,這個產業很快就會衰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烹飪完成的陽澄湖大閘蟹被擺上北京一戶人家的餐桌。新華社資料圖 呂帥攝
  (2014-10-16 07:39:00)
  【延伸閱讀】反腐還有哪些“法外之地”需要規範?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王存福、翟永冠、徐磑)“吃空餉”“裸官”“紅包”“奢靡”“官賭”……在不久的將來,涉及這些問題的領導幹部,或許受到的不僅僅是黨內處分,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
  有專家分析,剛剛收官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績單”,以及陸續公佈的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整改情況——這兩項在四中全會前開展的重要活動,已經透露出強烈信息:反腐將常態化並逐步納入法制軌道,越來越多的“法外之地”將被清理。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黨紀與國法、行政規定與法律條文之間還存在一些縫隙,對一些貪腐行為法律的剛性約束還不夠硬實。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反腐需要“暴風驟雨”,同樣需要“細水長流”。除瞭解決一時一事,還要關註根本長久的問題,最終形成幹部“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局面,必須通過消滅“法外之地”來實現。
  反腐中的“法外之地”依然存在
  汪玉凱認為,“目前,反腐過程中還有很多僅用黨紀而無法用法律規範的地方,在黨紀和法律之間可能有一些灰色地帶。”汪玉凱說,現行某些規範權力的黨內和行政規定,有的只是原則性、價值性的倡導,缺乏實際操作性;有的無責任主體,有的無配套政策,有的無程序性規定;有的只有禁止性規定和要求,缺乏明確具體的責任追究條款。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對幹部腐敗行為以紀律責任替代法律責任,甚至對一些作風問題常採取“下不為例”的處理方式,客觀上縱容了一些人在制度規定面前依然我行我素,在利益誘惑面前鋌而走險。
  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翔表示,法律法規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一部分違反黨紀的行為在法律上尚無明文規定,例如裸官、奢靡、兼職、紅包等等,這些問題既是監督盲點,也是法律界定的難點。
  以黨員幹部收受“紅包”及購物卡為例,反“四風”中10萬餘人主動上交“紅包”及購物卡、涉及金額5.2億元,查處2550人,涉及金額2.5億元,不過處理仍以退還等行政處罰為主。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說,這就需要調整法律調控的邊界。
  再比如公款吃喝問題,中紀委特邀監察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目前公款吃喝主要在紀律層面處理,尚未有相關法律限制。
  此外,由於法治空白區客觀存在,對違規官員處理時,在程序上有時會缺乏法律上的依據,而需要以黨紀黨規為基礎,一些地方對違規官員的處理表現出隨意性的傾向。
  以吃空餉為例,專項整治中共清理清退“吃空餉”人員16.2萬多人,但以清退為主,大多並未入刑。國家行政學院政府法治咨詢研究中心主任楊偉東說,應把“吃空餉”各種情形進行分析,該追究法律責任的必須追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則表示,吃空餉其實是貪污,應該更加明確。
  反腐法制化實現新高度
  2014年年初,王岐山在中紀委會議上明確指出,“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提高依紀依法懲治腐敗的能力”。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歷時一年多收官,高壓反腐是其中一大亮點。但如何避免教育實踐活動收尾和巡視工作結束,反腐的力度也隨之減弱?輿論認為,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或將通過提出“依法治國”的具體方略,對上述問題作出制度保障方面的設計。
  實際上,近來一些反腐大案的查辦過程證明,法治反腐已經被提到了新的高度。9月24日上午,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並對庭審活動進行了微博直播。司法審判是我國反腐整個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體現的是依法治國的法治精神。
  楊偉東說,現在,全國各個地方和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制度反腐。為瞭解決職務犯罪中近親屬、關係密切人等問題,2009年刑法修正案就擴大了職務犯罪主體。提倡法治反腐一直是中央紀委的工作思路。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審視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歷程,法治化是最鮮明突出的特點,其本身即是依規治黨、依法治國的重大實踐。目前反腐敗先以治標開始,在過程中逐步形成制度性,通過一系列規範性的做法,達到治本的效果。
  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說,我國的反腐是一個多管齊下的體制,目前紀檢反腐效果凸顯,法治反腐、制度反腐也正在發力。
  多位專家認為,司法以法治的最高權威確保了反腐的成果,只有堅持司法正義的反腐鬥爭,才能消除人們對運動式反腐、反腐政治鬥爭的猜疑,確保反腐的合法性、確定性和持續性,使得民心、順民意的反腐鬥爭在法治的護佑下走得更長、走得更遠,確保反腐成果不因時、因人而改變。
  反腐法治化與國家法治化路徑一致
  王岐山曾指出,著力查清主要違紀違法事實,嚴肅黨紀政紀處理,涉嫌犯罪的及時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
  馬懷德認為,預防腐敗、懲治腐敗的最終走向都是法治反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反腐立法首先應完善過去的一些法規,比如信息公開條例上升為信息公開法,權力公開、黨務公開也要加快立法進程。最重要的是“源頭”立法,約束“一把手”的權力,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行政程序法也應提上日程。
  有專家認為,反腐法治化與國家法治化的路徑基本一致。國家的法治化,即國家權力全部納入法治軌道,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長期看,要把反腐敗納入法治軌道,建立制度限制,使黨員幹部不能腐敗,也不願意去腐敗。
  “四中全會將借助前一個階段反腐敗鬥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開始重視從‘治標’向‘治本’的轉化。”中央編譯局博士後、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表示,把工作重點放到反腐敗的制度建設上來,逐漸實現通過制度管錢、管人、管物,使得腐敗分子不容易找到制度的漏洞,最終實現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約束。
  周漢華認為,四中全會在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上會有新的部署和安排。通過這三方面,體現在反腐領域,就是立法層面邊界清晰規範有效。執法和司法層面,有效地把法律規定落實到實處,懲治腐敗。最後形成全面守法的社會氛圍,讓腐敗分子不想不敢貪。
  (2014-10-13 21:35:15)
  【延伸閱讀】英媒:反腐令中國富人變低調 奢侈品牌陷入困境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道 外媒稱,由於中國消費者的品位變化很快,西方奢侈品牌正面臨困境。業內人士憂慮地表示,支撐全球奢侈品和時尚產業三分之一的中國消費者,現在的消費卻不如預期。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2日發表題為《英媒:中國市場變化快 奢侈品牌陷困境》的報道稱,21日出版的倫敦《觀察家報》報道說,由於中國消費者的品位變化很快,西方奢侈品牌正面臨困境。
  報道說,在上周的米蘭時裝周上,奢侈品產業的業內人士憂慮地表示,支撐全球奢侈品和時尚產業三分之一的中國消費者,現在的消費卻不如預期,甚至已經開始對西方最著名的品牌產生抵觸心理。
  擁有路易威登等品牌的路威酩軒集團、擁有古馳等著名品牌的法國開雲集團以及普拉達等時尚品牌,其營業收入都令人失望。
  這些公司都說,它們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速銳減,已從2011年的30%急速下滑到2%。
  有分析師認為,儘管西方奢侈品牌已經追逐中國消費者多年,但它們還是沒能瞭解中國市場。
  目前,由於中國政府打擊腐敗,送禮之風受到遏制,富有的中國消費者不希望穿著牌子太惹眼的衣物。
  而且中國奢侈品消費者趨於年輕化。再過不到十年,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將比歐洲消費者平均年輕10歲,比美國奢侈品消費者平均年輕15歲。
  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品位發展很快,超出西方品牌經理的預期。匯豐銀行分析師朗堡說:“如果你是一個特色小品牌,所有人都想買。如果是個大品牌,那麼你賣得越多,你的獨特性和奢侈感就越少。”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奢侈品(資料圖)
  (2014-09-24 08:35:28)  (原標題:反腐令中國奢侈品銷售降溫 外媒稱看清真正買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47ksuq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