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是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現為宜興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產品之一。與其他地理標誌產品不同的是,宜興紫砂器有著極大的收藏價值,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宜興紫砂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500年間名家輩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便是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製作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
  宜興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分佈於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釐米至一米不等。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最高含鐵量達8.83%,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C之間。
  宜興紫砂壺的工藝講究,僅僅原料的處理就需要諸多步驟,將生泥露天攤曬風化,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才能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 宜興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原標題:宜興紫砂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47ksuq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